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我,成了大家的祭品》

好書指南 |《我,成了大家的祭品》
「被選中了」大概是最貼切的說法吧!藤俊並沒有做什麼壞事,就只是被選中了而已。

這個故事並非從被霸凌者藤俊的視角展開,而是以「留下來的人」為出發點,描繪他們如何背負過去,掙扎前行。

中學時,藤井俊介因飽受霸凌而選擇結束生命,在遺書上留下了四個同學的名字。從那一刻起,這四個人便無法擺脫俊介的影子──無論是畢業、工作、結婚、生子,過去的記憶始終如影隨形,縈繞在他們的生命之中。

在我的求學期間,班上似乎總有一個「被選中」的同學,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他們被貼上莫須有的標籤,像是「不愛洗澡的人」或「在援交的人」,這些無端的指控將他們推向孤立的深淵。大多數同學選擇漠視霸凌的存在,默許霸凌者橫行,而老師和校長則配合教育部的指導,在升旗典禮上大肆宣導「友愛校園週」,彷彿這樣的口號就能改變現實。然而,這一切最終都淪為例行公事,被霸凌者的境遇從未因此好轉。

談到霸凌事件,吉田修一的《惡人》更是將人性的惡描繪得更加深刻。什麼都不做不代表沒有錯,旁觀者的冷漠、社會價值的扭曲,以及一個人的選擇將以不同形式推動命運的齒輪。《惡人》、《我,成了大家的祭品》中,每個角色都可能是加害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他們的行為並非純粹的善或惡,而是被環境、情感、甚至偶然的機遇所驅使。

這種模糊的灰色地帶,才是最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就像霸凌事件中,真正的惡往往並非來自單一個體,而是來自整個社會對不公的視而不見。

霸凌並不是一件小事,有人甚至會因此失去性命,它不應該被當作是只發生在孩子們年幼世界的錯誤。

回到我的求學階段,我也是懦弱的旁觀者,只敢在事過境遷後,給予關心與幫忙,或許是想平衡我心中善與惡的天秤。國中畢業典禮那天,那個被選中的女孩,偷偷塞了一張紙條給我,她說謝謝在許多時刻,我的善意幫忙,好像看見天使。 原來當時的關心與幫忙,對那位女孩來說或許是一絲微光,讓她在黑暗中感受到有人在乎,你是否也曾經後悔沒有做更多?那就從現在伸出援手,讓更多的溫暖與善意加入這世界。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