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科技改變世界,但誰來決定技術如何被使用?誰會因此受益,又有誰被犧牲?這些問題,都在本書介紹中ㄧ一浮現出來發人深省。
AI並非純粹的科技進步,它可能成為壓迫者的工具,強化社會的不平等
你我可能都聽過的深偽技術(Deepfake),在它的加工下,天衣無縫地把色情片演員的身體和任何人的腦袋融合在一起,成為再逼真不過的圖片和影片,看不出偽造痕跡。
澳洲女性主義者馬汀(Martin)就曾經歷這樣的攻擊,她的臉被換到色情影片裡,成為網路上的笑柄與攻擊對象。即使她不斷請求網站下架影片,那些內容還是像病毒一樣擴散,沒有人能真正阻止它們繼續傷害她。
臺灣也發生過類似事件,有知名YouTuber利用AI換臉技術,把許多女性的照片換到色情影片中,甚至包含許多公眾人物。這種技術讓受害者即使從未拍攝過任何私密影像,卻被迫承擔性羞辱與輿論攻擊。
而在更保守的國家,deepfake的影響更加致命。埃及、葉門、印度等地的女性記者與女權捍衛者,會因為這類偽造影片失去社會信任,甚至面臨生命威脅。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名譽損失,而是一場可能奪走性命的數位獵巫行動。
Deepfake 的嚴重性在於它除了侵犯隱私之外,同時也剝奪受害者對自身形象控制權及使其產生對社會的嚴重不信任感。
當你又窮又餓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選擇,如果你被剝削了,也沒有發言權
AI的技術看似高端,實際上背後依賴的是大量的人工標註──而這些標註工作,往往是聘請來自少數族群的勞工、移民、難民,讓他們負責標記圖片、分類文字、過濾內容,甚至協助辨識有害資訊。
然而,這些看似重要的工作不僅低薪,還充滿心理壓力,因為他們經常要處理暴力、血腥、虐待等令人不適的內容,這讓有些員工罹患了身心疾病。
當政府與企業掌握AI,它成為控制與打壓的最佳武器
除了性別與勞工剝削問題,AI技術還被用來強化獨裁政權的掌控能力。想像一下,在極權國家裡,一段AI合成的假影片就能讓一個記者被判刑;一張偽造的照片,就能讓一個社運人士的聲譽毀於一旦。在這個時候,AI不再只是個好用的科技,而是變成一種壓迫與操控的工具。
政府需要建立更嚴格的法規,減少使用AI犯罪的灰色地帶,但法律往往趕不上科技發展,因此,光靠法規遠遠不夠。社群媒體的各大龍頭們也應該負起責任,強化內容審查,而身為使用者,也需要更有意識地看待這些技術,不要輕易相信或轉發來路不明的內容,避免成為傷害他人的幫兇。 AI的發展是一把雙面刃,雖然為生活帶來相當的便利,但當它被用來製造假訊息、傷害女性、剝削勞工、鎮壓不同聲音的時候,我們不能再對這場數位暴力視而不見。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