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一個女人應該有能力獨立生活,不能過於脆弱,男性是多多少少性情粗暴的,沒有他們,女人也可以同樣愉快。」
《一位女士的畫像》的女主角伊莎貝爾是一名對自由與獨立的熱切渴望的年輕美國女子,她跟姊姊們都不一樣,那個年代的女子在適當的年齡就會被父母安排婚事,接著進入家庭,生兒育女,而她不一樣,熱愛閱讀及追求自由,在父母都過世之後,被姨母帶到歐洲探索美國之外的世界,到了英國之後,姨父與表哥都對這位智慧美貌兼具的女子感到好奇,也同時馬上就培養出很好的感情,不過不久之後姨父去世,竟給她留下大筆財產,她繼承的財富不僅為她提供了經濟上的自由,也同時讓她置身於容易被他人覬覦和利用的境地。
這本書的寫作方式是以第三人稱,除了角色的對話之外,內容也穿插非常多場景的描述及每位角色細微的內心世界;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好也在看最近很火紅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同樣都是以女性角色作為主角,時代背景也是在過去,在那個年代,女性不該受教育,不該有自己的想法,不該追求與男人平等,甚至無法得到自由,太聰明的女性在那個時代也許是個錯誤,只不過,現在的女性在社會上能有目前的權力,可能都得歸功於她們的犧牲,而這本書也會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伊莎貝爾率真且獨立,不願被傳統的婚姻觀所束縛,渴望通過自身的經歷去探索世界的廣闊與人性的複雜,在眾多男人之中,她選擇了非傳統認定的那位,她有權做出選擇,只不過,這個有權作出的選擇,似乎並非她想像的美好。她曾相信自己能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及女性的獨立與尊嚴,但現實一再告訴她,這個社會還是由男性所掌控,女性的自由是有限度的。 這本書是由英籍美裔小説家Henry James於1881年完成出版,距今將近144年前,書中所探討的議題,直至今日,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面臨相同的困境及難題,不同家庭的價值觀很輕易就能造成衝突,很多議題看似進步了,但可能是進了又退,人性這回事不管擺在哪個時代,都有其探索之必要,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鴻溝,似乎怎麼填都填不平。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