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五感中哪個感官最重要呢?
對我而言,毫無疑問是視覺。日常生活中的行走、閱讀、工作,無一不仰賴眼睛的幫助。正因如此,如果哪天失去了視力,這個世界會變得多麼危險又無趣啊!為了長久保有良好的視力,我總是點進那些帶有「視力」或「眼睛」的標題,閱讀出自某眼科醫生的文章,甚至嘗試各種據說對眼睛有益的練習。然而,我對這些知識從來都是蜻蜓點水,沒有深入理解。我從來都不清楚:眼睛在從出生到壽終正寢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我該如何發現問題?它需要哪些協助?我的視力保護只是流於表面,簡單地給眼睛我認為好的東西,而忽略了它真正的需求。
《一輩子好視力》這本書恰好彌補了這點。它統整了所有會在網路上看到的眼科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且具實踐性。而且作者巧妙地將各篇文章串聯起來,讓讀者先了解眼睛可能面臨的問題,例如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近視和遠視等,再教我們如何透過各種測試來評估眼睛的健康狀況。最後,它還提供了如何從運動、生活習慣及飲食等方面來保養眼睛的具體方法。這樣的系統性介紹,比起單篇文章或網路上的零碎資訊,更具邏輯性,也更容易理解和實行。
其中最顛覆我的想像的是對眼睛健康的判斷,我將視力達到1.0視為視力完好、眼睛健康的象徵。沒想到,視力並不能完全代表,還有其他幾個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
視野:即我們實際能夠看到的範圍,青光眼可能會導致視野缺損。
視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視力,乾眼症可能會使視力下降。
協調能力:調整焦距的靈敏度,智慧型手機老花眼會使聚焦能力減弱。
這些要素共同影響我們「看見」的感受。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會讓我們覺得看不清楚。若想恢復眼力可以做國小時學的「望遠凝視操」和熱敷,讓眼睛回到最好的狀態。
那麼,如果視力已經受損,還有補救的機會嗎?
雖然受損的眼睛無法恢復,但我們可以通過訓練大腦來彌補視覺的缺失。這就是「蓋博符號」練習法,它是種看似低解析度的線條圖形,實則利用這特殊的條紋符號來刺激大腦視覺皮層,從而增強大腦修正視覺圖像的能力。
這本書糾正了我對許多視力保護的誤解,比如近視是否能抵消老花、視力訓練究竟訓練了什麼、視力保健品是否真的有效等。幫我梳理了零散的網路知識,讓我對視力保健有了更準確且清晰的認識。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