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人間失格》

好書指南 |《人間失格》

「總而言之我是一個罪惡的總和,對於自己在不幸中的不斷沉淪,找不到具體的防範對策。」──這是我看完《人間失格》覺得對主角大庭葉藏最適當的註解。

出生優渥的他,應該比起一般人具備更多優勢,以現代社會比喻,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裕人家,生活不愁吃穿;然而其一生卻在焦慮與恐懼中度過,甚至連一點小小的幸福感都無法承受。那種生而為人卻不足以為人的撕裂感讓他陷入深淵,原來作為「人」本身就是一種不能承受之輕。葉藏的人生受到原生家庭很大的影響,爸爸的威嚴、家族的榮耀以及作為備受注目的他,需要不斷地扮醜、貶低自我來尋求生存。

全書共分成三段筆記,依照其成長軌跡逐一描述我的人生在羞恥中度過,然而這句話就能概括他僅僅二十七年的歲月。葉藏無論是對親人還是外人,在故鄉還是他鄉,他都在扮演一個想討好人、害怕讓人受傷的丑角,以現代心理學來說就是所謂的討好型人格,他始終無法扮演自己。

起初在看〈第一筆記〉時,我無法理解他演戲的目的與想法,而那種無以名狀的卑劣與墮落感,甚至讓我感到有點不以為然。葉藏生命中的三個女人也是影響其人生重要角色,然而出自於他自身的不幸,也讓每個與其相遇的女人也身陷不幸;他想付出愛,卻又害怕付出,他想討好她們,但又恐懼被愛

儘管明白自己是被他人所喜愛的,自身去卻似乎缺乏愛他人的能力。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提到「如果没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這段話正好切中葉藏的心理狀態,無法得到滿足的空洞讓他沉迷於酒精、毒品,在生命中找不到出口,上帝甚至連一扇窗都不願意為他敞開。讀到〈第三筆記〉不知怎麼地,我好像逐漸可以了解葉藏所謂「不幸之處,就在於缺乏拒絕」的能力。老是在害怕一旦拒絕別人的好意,就會在彼此心中造成永遠無法修復的清楚裂痕。」他內心的黑洞不斷放大,大到足以將他吞噬。這種感覺就好像有人帶著原罪生存,而這個原罪是無論做什麼努力都無法抹滅,就像葉藏多麼努力地想要改變一樣⋯⋯

這本書的沉重感有時會讓人在閱讀時忘記呼吸,一路上看著葉藏的轉變,彷彿他結束生命也是情有可原,不禁讓人感到唏噓。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