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戰爭為何發生:戰爭的五大根源,以及通往和平之路》

好書指南 |《戰爭為何發生:戰爭的五大根源,以及通往和平之路》

「戰爭是例外,不是常態。」

研究全球暴力衝突的大學教授布拉特曼,在《戰爭為何發生》這本書中,介紹了戰爭的代價為何?人類的歷史是如何避戰?當戰爭意外發生時,背後的理由有哪些,我們又可以透過什麼方法來預防憾事發生。

戰爭的五大原因

作者提出戰爭的五大原因分別為不受約制的領導人與私利、追求榮耀與意識型態的無形誘因、對於相對實力與詐唬能力的不確定性、欠缺互信基礎的承諾、以及錯誤感知。

舉烏俄戰爭為例,就是因為俄羅斯的領導人不受約制,並且追求大俄羅斯的榮耀意識,對於烏克蘭發展軍事與加入北約的不確定性,雙方缺乏互信基礎,才會導致戰爭發生。而以色利和加薩走廊已經停戰多年,只剩下零星衝突,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演變成現今的局面。

反制戰爭的四大解方

人類在歷史上,大多數的時間都選擇避戰,即使兩個族群一大一小,因為認知到戰爭可能造成的傷亡,都會利用以下幾個原因去緩和衝突。作者提出四個方法,分別為:建立相互依存關係、發展多中心式的制衡力量、建立規則制訂與執行機制、以及介入措施。

就拿台灣和中國為例,除了政府之間的談判之外,透過經貿合作交流,不管是經濟上、學術上、旅遊上,讓兩地人民有共通的利益關係以及生活經驗,可以緩和兩岸緊張的氣氛,當衝突導致時,也有人可以出來拉一把。

很多時候衝突來自於擦槍走火,如果沒有平時培養的緩和方式,很容易在衝突發生時,演變成無法逆轉的態勢。

如果戰爭已經發生怎麼辦

這本書提出預防戰爭的方式,不過一旦戰爭發生,創造的傷痛和血海深仇,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我們也不知道烏俄戰爭和以哈戰爭會走向何方,就連未來的台海,在美中對抗加劇的情況下,是否會成為間接戰場,都是未知數。

避戰的四個方式,台灣都應當實行,當然國防的實力不能太弱,因為兩方實力的差距,還有過度的示弱,有容易導致對方的錯誤感知,認為可以輕易贏得戰爭。台灣可以從世界的衝突中,找到學習之處,運用在現在的國際局勢中。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