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 超級外送員:使命必達的省時戰》

好書指南 |《 超級外送員:使命必達的省時戰》

當數位轉型成為發展的口號時,我們何曾關注在轉型過程中,被迫承擔許多成本的勞動者。」─ 李柏毅

畢業於台大城鄉所碩士班的作者,秉持對社會的關懷,透過訪談十四人與親身擔任外送員的經歷,細細描繪為現代人們帶來便利生活的外送員之勞動處境。說到外送,普羅大眾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就是「容易加入」、「時間彈性」、「月薪十萬」等聳動又吸引人的職業魅力,與此同時,「搶快」、「違停」、「與人吵架」等負面刻板印象如影隨行,外送員身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勞動者,真實的工作環境卻被大眾長期忽視與不理解。

「喜歡騎車兜風嗎?那你來外送。時間彈性、地點任選。想上工隨時出動。完成任務還可領兩千元獎勵」─ 熊貓公司招募廣告

對自由工作感到心動的人們前仆後繼地加入外送員的行列,卻發現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表象背後,是被層層薪酬規範、運作不透明的平台系統與排班制度牢牢綁死的無形枷鎖。

自 2018 年熊貓公司從「雇傭制」轉變到「承攬制」,造成這些外送員從「受聘」變成「自雇」的角色,不僅沒了勞基法的保障,也失去許多曾經擁有的公司福利。

看似承攬外包且論件計酬的制度,卻還是有強迫排班的規定,相較以往增幅許多的外送員數量導致每人接單量明顯下滑,乾等沒單甚至有做白工的風險。

薪資結構從過去的單件報酬 70 元,降成 20 元,其他必須靠符合衣著要求、達到某個里程數、長期不拒單等條件,才可能累積額外獎金,且這些計算機制並不公開透明,造成外送員的權益受損。

除了「受困的自由」外,還必須面對第一線的情緒勞務

除此之外,許多「面對意外的緊急應變措施」卻還是由外送員自行承擔,像是為了避免餐點滲漏,需自行改裝保溫箱內部構造;減塑法規推出後,自掏腰包為沒加購的顧客買塑膠袋;紙袋或塑膠杯蓋的脆弱與不穩定性,時常被誤認為偷吃;回報車禍可能遭帳號停權,忍痛用低價和解還是要把這單送完等等。

面臨拖餐的情況,即使是店家或系統的失誤,卻還要親自面對顧客的怒火,報酬制度的設計與用路環境不安全等因素,都是間接造成違規或趕件行為的源頭,面對這樣結構上的問題,外送員卻只能默默承受。

「外出送餐替我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我在工作途中遇見各式各樣的人,體會到社會的多元性。」─ 蔡宛芸

雖然勞動制度上仍有很多缺陷,但平台外送員這個職業的出現,確實成為許多人展開新生活的契機。送餐的服務能替許多人帶來便利與快樂,各行各業共構成社會百態,但願每個守護工作熱情並全力以赴的人,都能受到應有的待遇和世人的尊重。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