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會養貓,養貓是遲早的事情。保持著這樣的想法,新手小白的我翻開這本全面的養貓學術指南,試圖往了解貓咪的路上加磚添瓦,滿足所有我對貓咪的好奇。力求從常見貓咪的外觀介紹、毛色的光譜學,到貓咪的飲食建議,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貓咪的一舉一動又代表著什麼樣的含義,都能有更深入的認知,事先做好準備,成為一個合格的備選鏟屎官。
首先,書中詳細介紹了貓咪的飲食禁忌,對人來說的美食,對於貓而言則是可能會送命的毒藥,舉例來說:
1.酪梨(酪梨素會引起貓腸胃不適,嘔吐腹瀉,心臟組織周圍積液,嚴重甚至引起死亡)
2.巧克力(可可鹼會引起貓過度活躍或口渴,數小時後可能引起貓嘔吐跟腹瀉)
3.洋蔥(所有形式的洋蔥對貓咪來說都是有毒的)
4.李子、桃子、油桃、杏 和相關水果(會導致貓咪氫氰酸中毒,會干擾血液向組織釋放氧氣的能力)
5.生馬鈴薯和生番茄 (茄鹼會引起貓咪劇烈的腸胃道反應,不過茄鹼煮熟就會被破壞掉)
此外,市面上常見拿來餵食貓咪的貓罐頭和乾貓糧,雖然方便,而且都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纖維,能夠提供相對應營養素,但貓其實最適合的自然飲食是半濕潤/濕潤的肌肉組織,貓罐頭內容物太過柔軟,會讓貓咪的牙齒無法被鍛鍊到,可能會導致貓咪牙垢的堆積和牙齦疾病;乾貓糧因為能量密度很高,餵食少量就可以提供貓咪所需的全部能量,但貓仍然會感到飢餓,想吃更多,貓咪肥胖的機率也跟著增高。因此,鏟屎官自行製作貓飯來餵食,則成了一個很好的選項。
在了解貓咪的飲食需求後,書中也深入探討貓咪行為背後的含義。例如,小貓在床上偷尿尿,不是出於報復或是怨恨的情緒,而是因為有些貓在鏟屎官不在的時候會變得很緊張,在床上或是椅子上小便,可以混合貓和人的氣味,這種混合氣味會讓貓覺得有安全感;另外,當鏟屎官從國外旅遊度假回來的時候,貓咪把尿噴在行李箱上,是因為想用自己的味道來掩蓋新的、不熟悉的氣味,來確認對行李箱的所有權。
在上述之外,最後一章則提到野外流浪的貓貓,在其軟萌可愛的外表之下,其實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其中一員,甚至堪稱為生態殺手。 為什麽? 因為家貓即使被馴養過後,在野外也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對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進行捕食,根據2011年的統計,貓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島嶼上,造成三十多個物種的滅絕。雖然流浪在街頭並不是牠們自願的,更多是人類飼主因為各式理由造成牠們無家可歸,但事實就是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輕浪貓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像是讓自己的貓盡量待在室內,不讓他們出門遊蕩,減少小動物被撲殺的機率,不然也可以考慮先去各地領養平台看看有沒有合眼緣的大貓小貓,以領養代替買賣,讓浪貓除了在收容所或安樂死的選項之外,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