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變化急遽的時代裡,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越是快速的社會步調,越容易讓人迷失方向,陷入與他人比較的焦慮之中。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每個章節的最後都設計了一段「第三視角」的情緒抽離練習,以及不受時空限制的自我提問課題。由於書中搭配 AndAction 的課程架構,收錄了許多真實的社會案例,無論是職場的挑戰還是生活的困境,都讓人倍感貼近與真實,也更容易帶入自己的狀態思考。
書中提到「有意識地選擇框架」,這個觀念對我來說特別有啟發。人類本能傾向模仿與從眾,在社群媒體與周遭期待的包圍下,我們很容易忘了自己真正重視的是什麼,漸漸失去了對自己內在價值的敏銳度。但其實,若能刻意選擇自己想成為的環境,那股潛移默化的力量將逐漸塑造我們成為更理想的樣子。相反地,若長期困在一個與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場域裡,想「出淤泥而不染」並非不可能,但那將是一場內耗巨大的抗爭,也很容易讓人陷入妥協與懷疑。
當我們對自己的現況感到不滿時,常會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路,但事實上人生中的每個狀態都有各自的好處與限制,關鍵不在於「對或錯」,而在於我們能否接受、並活出那個階段所帶來的價值。舉例來說,剛出社會的菜鳥員工缺乏經驗與話語權,但在犯錯時有較高的容錯率,不用承擔龐大的責任,更能利用新人的身分學習到更多知識。 本書想傳達的內容不是要立刻蛻變,而是提醒讀者放下比較焦慮,回歸自己內心的節奏。一步步踏實地前行,慢一點沒有關係,這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成長路徑。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