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非關政治,替動物發聲》

好書指南 |《非關政治,替動物發聲》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採取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 珍古德博士

這句話成為作者魚凱,在動物保護與環境運動上的信念和座右銘,也深深貫穿整本《非關政治,替動物發聲》。這本書不僅是一篇溫暖動人的動保運動實錄,更是一份對生命教育的誠摯呼籲。

讓人理解生命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與其他生命進行互動

魚凱以自身的經歷,展示了如何透過行動,喚起更多人對動物與環境的關注。從他大學時期為校犬發起全校連署,到成為議員後,推動飼主責任教育及動物保護自治條例,魚凱的行動都彰顯了對動物的仁愛之心。對動物的關懷不能只是口號,更需要理性的實踐,讓讀者看見動保不只是愛心的展現,更是一種責任的承擔。

在書中,魚凱帶領讀者上山下海,透過一次次的真實案例,揭示了人類活動對動物和環境的深遠影響。比如,獵人誤殺山羌的故事提醒我們,山林中的動物因人類的闖入而喪失家園;過度採捕的馬糞海膽則反映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貪婪如何導致生態失衡;而流浪動物的問題,更是讓人感受到人類不負責任的飼養和放生行為,如何引發外來種對生態的威脅。

其中提到的流浪動物問題,讓我深有感觸。我家中的貓曾經是一隻流浪貓,直到牠成為家中的一員,這段過程讓我更深刻體會一個生命的重要性。給浪浪一個家,不僅是給予它們庇護,也讓我們學會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和價值。

圖片來源:我的貓

對於許多人來說,動物園是一個接觸野生動物的機會,看見非洲長頸鹿、大海中的海豚、澳洲無尾熊、南極企鵝等,彷彿進行了一場環遊世界的冒險。

然而,動物園的現實卻不如我們想像得那般美好,動物們的活動空間,往往狹窄而壓抑,這樣的環境對它們來說更像是一種禁錮,而非自由的棲息地。這不禁讓人反思,這些野生動物原本屬於更廣闊的天地,牠們真的屬於我們的「展示品」嗎?

最讓人感悟的是書中最後的一段:「如果更多人能體認,這個地球環境不只是為人類而存在,還有很多動物住在人類本來不去的地方,因為人類活動的擴張,導致彼此領域重疊而產生衝突。」這段話提醒我們,地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園,而不是人類的獨佔領域,如果人類不學會與其他生物共存,那麼我們終將面臨更大的生態危機。 透過魚凱的文字,我們看見了無數生命的掙扎與希望,也找到了作為人類的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動物發聲,為地球發聲,讓每個生命都能找到它的立足之地。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