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好書指南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不曉得你會不會有以下的狀況:總覺得努力追求目標,但達到目標時,只快樂了一下,就又感到空虛,又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需要再找下一個目標來追尋;又或是明明已經擁有了許多物品,卻還是覺得不夠,需要再次購買。我們知道購物會很開心,但那個開心也是轉瞬即逝,想想看,你還記得你手邊的物品,剛擁有的興奮感嗎?還有最常見的畫面,明明就已經吃飽了,卻還是想繼續吃,我們應該都有聽過一段話:「甜點是另一個胃。」也就是就算吃撐了,我們還是能繼續吃下甜點。

當然還有一件事,你絕對會有共鳴。

那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一直滑手機,雖然也沒印象滑了什麼,但就是停不下來。

以上的狀況,其實都是「匱乏的大腦」所主宰的。

那麼,什麼是匱乏的大腦呢?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擁有一種「匱乏循環」,它的組成是:機會、無法預測的獎賞、快速重複性。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演化,產生這個匱乏循環呢?答案是為了生存。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祖先,為了能夠吃飽,活下去。是不是需要到未知的場所狩獵。途中可能會有種未知的風險,但也會有未知的食物資源。而一旦獲得食物,也不代表從此就能好整以暇,不需要再去探索未知、獲取資源;必須不斷重複。

以上就是「匱乏循環」深植在我們大腦的原因,也就是我們永不會感到滿足。我們就算手上有了這個,眼睛也在不停搜尋四周,以獲得更多、更多。無論是食物、物質、頭銜、地位、資訊、人際關係,我們永遠都不會覺得夠多,永遠覺得很匱乏。

而各種產品就利用了人類的本能,把產品設計得讓我們上癮,這樣他們就能因此賺錢

像是手機社群網路,你發了一則貼文,你會隨時想知道現在有幾個讚、幾個留言,這就是「無法預測的獎賞」與「快速重複性」。而食物也是類似的原理,過度加工的食物、美味的調味,以及容易取得的便利性。

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大腦的匱乏循環呢?簡單來說,只要不要符合「無法預測的獎賞」與「快速重複性」就可以。以手機社群軟體為例,你可以不隨著系統的規則走,比如大家都是以按讚多寡、留言熱門程度為目標。這樣的壞處是,大家都會越來越類似,為的是產生熱門貼文的內容。

當你知道了這點,你可以自己設立規則,比如你發的貼文是為了分享你受感動、學習到的有意義事物,那麼只要你發布了,其實你已經完成,不必在意按讚數多寡,因為規則是你自己訂的。

簡單來說,想要脫離匱乏循環,你需要讓自己做的事情容易預測獎賞,然後沒辦法快速重複。

像是閱讀就是很好的方式,你閱讀了一頁,就是扎實的、確定的獎賞。而閱讀也無法快速重複,你需要靜下心來,慢慢閱讀,才能咀嚼其中的文字,獲得真正的啟發。 當你擺脫匱乏循環時,你會發現人生變得有意義許多,不會盲目的追求不知道在幹嘛的事情。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