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野力再生》
1. 苑裡反瘋車事件

《苑裡反瘋車》事件發生在台灣苗栗縣苑裡鎮,主要是當地居民反對德國英華威集團設置大型風力發電機。事件起因於政府推動再生能源計劃,但風機設置與居民區過近,引發居民對低頻噪音和健康問題的擔憂。2012年起,當地居民成立自救會,通過抗議和法律途徑表達反對。抗爭過程中,曾爆發多次警民衝突,並有抗議者被起訴。最終,部分風機基座被拆除,抗議者獲判無罪。

這個事件反映了再生能源推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社會問題和居民健康權益的衝突。雖然再生能源是環保的趨勢,但如何在技術推廣和民眾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仍需政府和企業深入思考和妥善處理。苑裡居民的抗爭,提醒我們在政策制定時必須充分考量民眾的聲音和需求,並進行全面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以避免類似衝突的發生。

2. 地方創生的概念

地方創生是一種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活力的政策,主要針對那些面臨人口減少、老齡化、經濟衰退等問題的地區。這一概念起源於日本,並在全球各地逐漸被採用。地方創生的核心目標是透過資源的有效利用、創新發展和社區參與,實現地方的自我持續發展,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

地方創生對於解決許多地方面臨的困境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地方創生能夠有效對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鄉村和偏遠地區逐漸變得空心化,年輕人外流,導致當地勞動力短缺和經濟衰退。透過地方創生政策,這些地區可以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促進當地就業,增強人口活力。

其次,地方創生有助於發掘和利用地方的特色資源,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例如,日本許多地區通過發展農業觀光、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不僅提升了地方經濟收入,還保護了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此外,地方創生還強調社區參與和自我管理,這有助於提高地方居民的幸福感和認同感。當地居民通過參與各類社區活動和決策過程,不僅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地方政策,還能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然而,地方創生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如何確保政策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及如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競爭壓力等。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區共同努力,透過創新和合作來解決。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