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遭遇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傷痛,這些傷痛被稱為「微創傷」。本書訴說著這些日常小事如何逐漸消耗我們的精力、生氣與潛能,若是我們能夠察覺到自己身上的微創傷,就能善加利用,構築出穩健的心理免疫力,讓我們具備緩衝能力,抵抗未來重大創傷的嚴重影響。
微創傷來自較細膩的相處,而不是像霸凌或家暴等等較為明確的事件,因此,許多人都會忽視其嚴重性。不過微創傷似乎比重大創傷或生活事件,更容易出現腸躁症等腸胃問題,書中提到如果父母冷淡或漠不關心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會比那些遭到嚴重虐待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腸胃問題。
當微創傷發生時,是否對自身造成傷害這件事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發生讓自己心裏不舒服的事,也許對於其他人來說只是一句無心的話語,但每個人的感受度不同,只要當事人感到被傷害,那麼「微創傷」便已經造成,這無關合不合理、符不符合邏輯。
微創傷不僅對心理健康有影響,還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許多人最關心的就是
「創傷什麼時候會好?」
答案因人而異。正如身體療癒需要時間,情緒與心靈的復原也需要空間與時間。傷口愈深或微創傷的數量越多、程度越大,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修復。本書提出了一個簡單而實用的3A法,即「察覺」(Awareness)、「接受」(Acceptance)和「行動」(Action)。這三個步驟幫助讀者識別自己的微創傷,學會接受它們,並最終採取行動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推薦本書給想與心中創傷和解的你。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