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我殺了我的家人》

好書指南 |《我殺了我的家人》

「從家族逃離的人不會被咎責;無法棄而不顧,沒辦法持續照顧下去的人,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在道義上來說,我認為前者比較差勁。」

在 2010 年至 2015 年的六年間,日本社會發生了至少 138 起涉及照顧者的殺人未遂和傷害致死案件。這些案件在晚間新聞上被輪播,照護人只會被貼上「殺人犯」,一分半的新聞報導告知世人他們極端惡劣,卻沒有篇幅談論到照護背後的辛酸血淚,這促使了日本 NHK 特別採訪小組深入探討,以紀錄片的方式紀錄被遺忘的他們。

案件往往涉及那些在壓力下崩潰的照顧者,他們身處長期的精神與體力消耗,最終走向了無法挽回的犯罪行為。這些悲劇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問題:照顧者的壓力和困境,已經達到了不可忽視的程度。

照顧者,因為有使用長期照護服務(例如早上能到相關照護機構尋求照顧),因此外界可能認為「他們沒問題」,但實際上,他們依舊承受著巨大的照護壓力,因為照護的需求是日復一日、永無止境的。

照護不同於育兒。育兒雖然辛苦,但孩子會成長,這給予了父母前行的動力。然而,照護往往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進行的。特別是在面對失智症患者時,無論多麼盡心盡力,病情的惡化仍然無法避免。這種無力感和看不見終點的疲憊,讓照護成為了一場永無終點的馬拉松。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和社會對照護者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很多照護者因長期照護而被迫離職,他們失去了經濟來源和社會聯繫,陷入了更深的孤立與無助之中。政府應該為這些人提供重新就業的機會,幫助他們重返社會,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此外,社會也需要更多地關心這個群體,送上一些青菜一杯咖啡,甚至簡單的一句問候,都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

照護是一份充滿愛心但極其艱難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我們不應該讓照護者在孤立無援中被壓垮,讓他們能夠在這場馬拉松中堅持下去。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