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核心不僅僅在於內容表達,更在於如何讓訊息精準地直擊讀者的內心。」─ 鄭緯筌
本書由兩位哈佛行為科學教授合著,大多數內容奠基於原則說明和研究實證,並以「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實行、產生影響力」為目的所書寫。透過「高效訊息溝通」可以讓寫作者清楚傳達確切資訊給忙碌的對象,也就是讀者,讓他們容易理解與做出寫作者所期待的回應。
在生活中,我們所面對的資訊,通常比自己大腦能夠處理的還要多。
高效訊息溝通與過往在學校學習的正式寫作、行文優美的文學有所差異,常應用於邀約朋友吃飯、職場的電子郵件溝通、甚至冰箱上同居人留下的便利貼等較平易近人的生活場景中。
人人在生活中都是書寫者,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都是讀者。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選擇性的注意力指示人們在閱覽寫作時比起閱讀更傾向「略讀」。透過好的書寫設計,讓讀者「理解最重要的資訊」為重中之重。透過經驗法則評估,收到資訊後人腦中有四階段的處理程序:決定要不要讀 ⮕ 決定何時要讀 ⮕ 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和注意力 ⮕ 決定讀完要不要回應,讓讀者能輕鬆閱讀並能做出後續行動,無庸置疑是書寫者的責任。
我們統整出的原則出自心理學和人類行為的科學,並結合這個對社會的了解:多數人時間有限,注意力有限。
為了牢牢抓住讀者珍貴的時間及注意力,作者統整出六大原則,分別是「少即是多,精簡的力量」、「易讀至上,拒絕複雜」、「輕鬆導航,讓書寫資訊容易瀏覽」、「善用樣式,但過猶不及」、「告訴讀者為什麼該在意」與「讓讀者容易回應」。透過簡明的寫作規則指示,輕鬆將原則轉化成具體的寫作技巧,佐以扎實的研究實證說明,讓讀者更全面地理解原則應用情境。
這些高效訊息溝通原則是通用的,無論是要透過訊息安排會面、請讀者回應請求、申請計畫、訂閱電子報或網路研討會、抑或是填寫線上表格,你將會驚奇的發現,好的訊息傳達可快速帶來更多你所期待的回應。
高效訊息溝通有助於讓世界成為更和善、更易理解、更有生產力、人際連結更緊密的地方。
除了原則說明,本書也貼心附上許多常見問題解答,像是可以透過「路標語」在信件開頭幫助讀者更輕鬆地瀏覽篇幅較長或傳達多項資訊的訊息,也提醒表情符號或幽默諷刺的口吻因詮釋背景和理解方式有所不同,在讀者橫跨不同年齡層時可能帶來風險。
高效訊息溝通顧及人們的閱讀方式,且可能隨時間流變有所些微差異,但不變的是,請在每一次下筆時問自己:「我要怎麼讓讀者更容易讀?」透過這步思考,對寫作者和讀者大有幫助。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