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好書指南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好書指南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因為當年被送到嬰兒信箱,才會有現在的我。我想向對方說聲謝謝。」── 田中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或是看過《嬰兒轉運站》這部韓國電影?某日在聽Podcast時聽到主持人介紹這部作品,除了由名導演是枝裕和坐鎮,此部電影演員陣容也很堅強,由宋康昊、IU、裴斗娜……等人領銜主演。

電影《嬰兒轉運站》

如同電影名稱《嬰兒轉運站》,這部電影是圍繞在棄嬰箱及其延伸出來的問題,棄嬰箱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無法養育孩子的母親用匿名且安全的方式放棄自己的孩子,但這當然也引發了許多道德上的爭議,包含是否鼓勵棄嬰或是孩子是否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真實身分等問題。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就要來探討此議題。


日本熊本的嬰兒信箱

書中提到,日本熊本的嬰兒信箱在一開始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兒童的性命,避免因家長能力不足遭到犧牲。然而這項充滿爭議性的設施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許多矛盾及反對聲浪,嬰兒信箱真的能達成拯救孩子這個使命嗎?NHK記者花費了十年實際採訪這些曾經遺棄孩子的父母以及被遺棄的孩子們,想了解當初做這個決定的原因,以及孩子們長大後的生活樣貌,其中包含自己被送到嬰兒信箱裡的想法。

被放置到嬰兒信箱裡的明日香小朋友,在養父母細心的照料下茁壯長大,正當養父母要申請收養手續之時,突然接到電話通知明日香的生父出現了。

原來當初他們把明日香拋棄的原因是經濟上的問題,三年過後狀況好轉於是想把孩子帶回去,想當然爾,這對已把明日香當親生女兒的養父母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最後在經過兒童諮詢室的輔導員說服之下,生父母同意將孩子正式出養,讓她留在養父母家並且經過家事法庭的審理正式辦理收養程序,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這個日本案例裡,親生父母在將孩子遺棄之後卻還是擁有優先的親權,可以決定孩子要由誰撫養。不過在美國及法國,孩子遭到遺棄一年後,只要家長未出面或是行蹤不明則是直接取消親權,德國則是八星期後即終身褫奪親權,這些都是考量到孩子的未來,如此一來可以盡快為孩子找到合適的新家庭。


嬰兒信箱也是一種選擇

除了孩子之外,書中也分享到許多弱勢懷孕婦女的問題,有些產婦在懷孕後因種種原因從沒去產檢過,或是有些產婦因未成年不敢讓家人知道只好自己在家裡生產;其中還有在生產過程中寶寶當場死亡,而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只好送到嬰兒信箱的案例。

似乎還是非常多懷孕及生育都是女性責任的舊想法,嬰兒信箱提供了一個選擇,讓她們免於將孩子丟棄在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去照顧他們的地方。

在這十年之間,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名兒童,其中有一百零四件是有查明身分的,這些案例經過評鑑委員會調查之下,最後得出的評價是「無法證明嬰兒信箱是否直接拯救了兒童的生命,以及還有很多地方須改善」。

在這一百三十個案例中,有二十六件沒有查明身分,也就是說當父母將孩子放到嬰兒信箱時沒有留下任何訊息便就此消失,這些兒童長大後,就算對自己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很可能一輩子都無從得知;即使他在新家庭過的幸福美滿,但找不到親生父母或許成為他們這輩子的遺憾。

談及此事,近年來有些醫院也開始提供秘密生產的服務,孕婦不需告知自己的身分也可以進到醫院生產。在德國,秘密生產的孕婦會提供自己的資料給機構的輔導員,這些資料會被政府嚴格保密,直到孩子年滿十六歲,只要他願意就可以得到自己生母的資料。
此方法既能讓生產的婦女匿名,又能保障兒童的權利,然而,這些制度也都跟每個國家對於墮胎、棄兒、虐待兒童等所有和兒童、母親的議題有所關聯。

雖然目前看起來沒有最完善的制度,但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也希望曾躺在嬰兒信箱裡的兒童現在都能在新的家庭裡順利長大成人,同文章開頭的那段話,讓嬰兒信箱的設立充滿了溫暖及意義。

🟠本篇選書:《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關於編輯

小小書童 【IG連結

由運動、旅行及閱讀組合而成的女子,2020年在PTT上看到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閱讀改變人生軌跡的文章後受到啟發,因此開始進行書寫創作,並創立@doo.book小小書童的instagram帳號,開始創作後除了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書籍之外,也認識到許多擁有相同興趣的愛書人、創作者以及出版社夥伴,這是一份身為資深鄉民最棒的禮物,滿心期待未來能繼續透過閱讀漫遊更多旅程,也透過寫作認識更多不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