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蔗糖的價格歷史
在中世紀早期,蔗糖主要由阿拉伯商人透過地中海貿易路線進口到歐洲,當時主要用作藥材和香料,而非日常食品。蔗糖在這時期是極為昂貴的奢侈品,通常只有貴族和富裕階層能夠享用。
到了十五世紀,隨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險,歐洲人開始在大西洋的殖民地,特別是在加那利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巴西開設糖廠。這些地區的糖產業迅速擴展,並開始利用非洲奴隸作為勞動力,這對糖的生產成本有了顯著的下降。
十七和十八世紀,糖成為大西洋三角貿易的重要一環,歐洲、非洲和美洲之間的貿易促進了糖的生產和消費。在這段時期,糖逐漸從奢侈品轉變為更多普通民眾餐桌上的常見食品。咖啡、茶和巧克力的普及也推動了對糖的需求。到了十九世紀,隨著甜菜糖的發展,歐洲的糖供應進一步增加,糖的價格進一步下降,使得更廣泛的社會階層能夠消費糖。
2. 蔗糖的社會歷史
蔗糖的歷史充滿了經濟、政治和人權的交錯問題,這些都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在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他們在那裡建立了糖廠。這些糖廠為歐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因為蔗糖在歐洲非常受歡迎,成為了高價商品。
但是,這些糖廠的建立和運作背後隱藏著殘酷的真相:大量依賴奴隸勞動。歐洲列強如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從非洲強行運送人口到美洲,這些人被迫在糖廠中從事重勞動。這一做法不僅反映了當時對非洲人的人權漠視,也是殖民主義利益驅動下的一種極端政策。
此外,這種基於利益的奴隸貿易促進了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發展,對非洲、美洲和歐洲的社會結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經濟層面上,蔗糖成為了全球貿易的一個重要部分,歐洲國家透過控制糖產業來擴展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種全球貿易網絡的形成,不僅增強了殖民主義國家的財富,也加劇了殖民地的剝削和不平等。
社會影響方面,蔗糖的生產和貿易改變了很多社區的生活方式。在美洲,大規模的糖廠建設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對當地文化和社會結構造成了顛覆。在非洲,大量的勞動力被擄走也對社會結構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