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瞭解人性後,對靈修才能精進,靈修本就與人性息息相關。」
本書描寫作者三十三歲前所經歷的種種靈界故事,詳盡地描述了他與神明之間的互動,揭示了靈修過程中的奧秘。每個章節都是與神明或靈體相關的有趣回憶,作者自幼便被選為神明的代言人,但卻還沒有走上開設宮廟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快來閱讀了解作者的奇幻故事。
作為一位對神秘學深感興趣的人,我自小便與家人信仰佛道教,對乩童、問事等民間信仰相當熟悉。閱讀本書時,深深感受到作者以白話文解釋靈修背後的意義及神明不為人知的個性,使這些神秘事物變得更加親近和易懂。台灣的宗教密度相當高,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間寺廟或佛堂,每個宮廟的辦事風格與能處理的事情不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宮廟,這背後的決定可能都是神明的指示。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事,每段經歷都有可能在未來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書中提到「小時候的個性會奠定一生的命運」,無論是好或不好的回憶,透過這一次次的事件,將人生拼湊成美麗的圖畫。
每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徬徨時所考慮的選擇題,都可能是上一次決定的延伸題,如果第一次碰到這個難關時沒有好好地處理,或許第二次又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靈修路上最忌諱把前人當老師,同時也忌諱把自己當成老師。
許多人在啟靈後會過度執著於某位老師或某間宮廟,這樣的心態會導致自己無法真正了解元神,達到意識合一的境界。靈修的路上要保持心態永遠不變是非常困難的,唯有保持著不段精進的心態,才有可能不受外界影響與干擾。許多事當心中有疑問時,不要仰賴他人的回答,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感知,所有的是非對錯,都只存在於自己的觀念想法中,不要隨意受他人左右,找尋自己的正道。
看完了以上書評不過癮,想進一步閱讀這本書了嗎?你可以……
華藝電子書:我要借書
灰熊愛讀書:我要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