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火箭人》帶你找回愛自己的勇氣,《橫山家之味》用味道找尋遺落的回憶,或是《不存在的房間》突破心靈的幽房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感受世界的溫柔,每一幀一幕都是找尋自我的畫面。
用第三人稱視角,無需親身經歷也能有所領悟。人生如戲,也許書中分享的電影能使你感同身受,心理師的解析也能深深寫進你的心。

因為每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所賦予的生命經歷,潛移默化影響自己的人生。
電影能讓我們抽離現實,去體會演員所闡述不同愛的型態,《血觀音》、《黑天鵝》以愛為名的母愛,實質是令人窒息的控制欲;抑或是《火箭人》用絢爛的裝扮想掩飾孤寂,卻落入渴求愛但無法愛的生命難題。
「我們能否看見自己在家庭中所受過的傷?若未經歷深刻的察覺與反思,我們經常會不自覺的重複在家學到的人際互動模式,那些我們最不喜歡父母說過的話,有一天很有可能從我們的嘴裡說出。」
在閱讀同時,我也曾眼眶濕潤,原來有些悲傷陰霾我竟沒有察覺的與它共存這麼久,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因為主角莎希不懂英文,因此老公跟孩子都輕視她,對她來說「家」奪走了她的自信與信心。這也使我內心回朔至求學時期,對未知領域的惶恐、曾背負的羞辱創傷及斷裂經驗。
或許將來我也無法同理孩子的種種,在他對新環境恐懼、對同儕之間玩笑的隻字片語附加惡意時,仍施予成績至上的重擔,使傷害傳承。
因此坦然面對遍體鱗傷的自己,才能找到並拔除傷口上的刺,不會在下一次的擁抱中傷害身邊的人。
這輩子會有數不盡的人生過往,拼湊屬於你的獨特一生,所以即便受一點傷,也不足以使你支離破碎。

Leonard Cohen 的一首歌曲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位置吧!
傷痕也能成為指引你的燈塔,跟著那束光,正視自己的內心,就像看一部劇,劇終後也該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毫無遺憾的結局。
🟠本篇選書:
《影癒心事:他的家庭你的傷痕,心理師陪你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關於編輯

Stella 【IG連結】
夏蟬窸窣,敞徉書海的世界是最好的消暑~ 透過文字紀錄每本書的細節,也逐漸明白每一本書都有他們要傳達的故事與想法,想分享更多書的心得評論,有些,能在你的心中萌芽蔓延,成為你我心中不朽的理想。
如果說 <解憂雜貨店的> 浪史爺爺,透過傾聽給予建議,帶給迷茫的人一絲陽光,那我願不停地閱讀與撰寫,即便只有一人也好,能在迷途中找到可以停靠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