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俗賦予女人太多的責任與限制,從《82年生的金智英》到《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可以看到許多人先把女性「該如何」制訂了標準,媽媽被所有人打分數,生下小孩後,養育、陪伴都變向禁錮了女性。


「母親應該全職照顧小孩」
「母親應該要餵母乳」
「母親應該要無私的愛小孩」
母愛難道是無私的嗎 ?
「母愛其實很自私,充滿了條件與限制。因為你是乖巧可愛的孩子,所以母親疼你;因為你考試一百分,所以母親喜歡你;因為你的出生符合期待,所以母親愛你。」
有人帶著自己童年的創傷長大,因為未曾感受過母愛,更不懂如何給予愛,而傷口沒有痊癒,卻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讓孩子繼續複製自己的童年創傷。以愛為名的藤蔓不僅束縛過去的你,也將繼續蔓延綑綁與你親近的家人,直到所有人遍體鱗傷。
當你能找到自己、愛自己各種樣貌,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可當回憶起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我也做了許多荒唐、錯誤的事情,我並不責怪自己當時的選擇,「因為沒有人曾經提醒,徬徨無助的我該如何正確的找尋方向」,是那時的社會風氣,讓我必須藏著掖著去摸索該如何長大。
「所有人只會口誅筆伐別人的錯誤,卻不會去思考這些錯誤的背後,到底有多少盤根錯節的因素, 迫使人們犯下這些錯?」
說到青春期,大人避諱談性與愛,以為用膠水將那一章健康教育課程黏起來,就能連帶把小孩的好奇心,也一併封起。
大人們天真地認為時間到了,怎麼生小孩這種事就能自然而然明瞭,而當孩子實際嘗試了,又用羞辱的語氣指責不檢點、不要臉。有多少女孩是在大人的恐嚇威脅中摸索長大,幸運的人可以找到幸福,而不幸的人則在人生中迷失。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把傳統思維、社會問題刻劃的很立體,有些故事甚至就近發生在新聞以及我的生命歷程中,這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真實劇情。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傳統風氣與現代思想撞擊,我們都需要正視女性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不要把傷痛帶入輪迴、不要吝嗇給予迷失的朋友一句關懷安慰,希望這本書能拯救更多人,而讀者也能治癒傷痕並擁有幸福的權利。
🟠本篇選書:《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延伸閱讀:《82年生的金智英》
關於編輯

Stella 【IG連結】
夏蟬窸窣,敞徉書海的世界是最好的消暑~ 透過文字紀錄每本書的細節,也逐漸明白每一本書都有他們要傳達的故事與想法,想分享更多書的心得評論,有些,能在你的心中萌芽蔓延,成為你我心中不朽的理想。 如果說 <解憂雜貨店的> 浪史爺爺,透過傾聽給予建議,帶給迷茫的人一絲陽光,那我願不停地閱讀與撰寫,即便只有一人也好,能在迷途中找到可以停靠的海岸。